当前位置:主页 > 财税资讯 >

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有什么价值?

文章来源:仟易财税 | 发布时间:2020-10-16 10:45:42 | 阅读:
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有什么价值?咨询

  财务报表的价值大吗?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有什么价值?

  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研究:如果想了解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这几乎是每一本财务分析的书籍、每一篇文章和每一个授课者普遍持有的观点。通过财务报表的数据,计算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速动比、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等,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个总体了解;根据这些比率加上一段时期销售收入、利润额等等的变化计算出一段时期的复合增长率,对企业的前景进行预判。笔者所在的银行业在授信业务中,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尤为重视,这是授信企业必须提供的必备要件,也是银行关注的重点。然而,企业的财务报表真的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吗?笔者对此一直存疑。工作之初,笔者在审核企业财务报表时,更担心的是真实性。后来渐渐发现即使各项数据客观、真实、及时,仅靠分析财务报表依然无法预判企业的未来前景。

  一、财务报表反映的都是历史的数据

  表面看,企业的潜在投资者、银行可以查阅到企业多年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但是这压根不是真正的动态分析,而是一种似是而非的静态分析。因为这些数据都是历史的数据,历史上的动态已经成为历史。愈加丰富的历史数据虽然能使我们对企业的过去有更多的了解,但是对预判企业的未来并没有提供多少帮助。即使是企业的最近的当期财务报表,依然是历史的数据;即使这些数据很亮眼,但反映的依然是企业的历史状况。如果想当然地认为从这些历史数据的分析中可以预判未来,那就错了。因为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财务报表根本反映不出来的的秘密。

  这一组组精确的历史财务数据是无数人行动的结果。这些人既包括企业存续期间的决策者、管理者、具体生产的从事者、市场推销者等等,又包括企业的供应商、合作者、市场监管者等等;还包括企业产品的无数消费者。尽管历史上这些人曾经和企业发生联系,但是没有任何理由假设这些人在未来依然会和这个企业发生同样甚至更多的联系。实际情况是:或者是有新的联系者加入进来,或者是原有的联系者不再联系,或者这两种情况同时作用;更好的情况是原有的联系者继续联系,不断有新的联系者加入进来;那么,更差的情况是原有的联系者不断失联---特别是消费者---而无新人加入。那些利用历史数据分析预判未来的人显然忽视一点---我们处在一个变动不居的世界。这些分析尽管有比较、有分析、有过去甚至更久远的过去,看起来是动的,但实质依然是静态分析,因为分析的数据无一例外所涉及的都是过去,而不是未来。

  和任何过去的经验一样,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只是偶尔能对未来规划提供帮助,但它说不出任何对于未来直接有效的东西。这种分析不仅在逻辑上不成立,而且也有违我们的经验。因为,如果历史的数据对未来起着关键性作用,那么百年老店也就会一直生存下去。而事实恰恰相反,无论哪家百年老店,只要消费者不再对它垂青,那么它就会在市场上消失。笔者甚至曾经看到过,有些商家居然打出“三年老店”招牌的这种令人诧异的事情。

  二、现行会计核算方法不能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这一点在固定资产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按照现行会计记账方法,固定资产的净值体现为固定资产原值减去计提折旧。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例如一些专有设备,尽管按照折旧计算依然净值很高,但是由于专有设备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些设备只能按照废旧物品来处理---净值非常低。而通常情况下,土地恰恰相反。虽然我国的出让土地有出让年限,但由于一些城市的扩充,土地变得越来越值钱,按照出让年限计提折旧计算土地的净值,显然无法反映土地的真实价值。

  当然,这些只是技术上的问题,是可以人为修正的。例如:计算机原有的折旧年限为5年,现在调整为3年。真正的问题在于现行的会计核算方法违背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现行的会计核算方法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依据对资产的价值进行核算。而根据经济学原理,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利用该资产生产出来的消费品的价值,并不是取决于历史成本。这些原理也被经验反复验证。经验告诉我们:历史上,随着一些商品被淘汰,那些生产这些淘汰商品(被淘汰并不意味着历史上没有辉煌过,如录像机等)的资产如果不能转变其他用途,价值会大大降低至零,甚至是负的。

  根据上述经济学原理,即使是在会计核算上数额相等的俩份资产组合分别生产不同的、甚至相同的消费品,它们的价值依然不同,这时资产价值取决于利润率---销售消费品的收益。尽管会计核算价值相等,但是能带来10%利润的那份资产的价值显然大大高于仅能带来5%利润的那份资产。这种方法的错误在于,其隐含一种假设:有成本的资产在使用期即使不断减值,也依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这个假设不是不证自明的。

  三、财务报表无法反映资产的互补关系

  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仅仅是一个个精确的数据,对数据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真实反映出来。在企业运转过程中,各种资产是需要互补的。并不是资产数额越大,资产的价值就越高。例如生产面包需要工人、场地、机器、面粉、水、油、糖、盐、酵母等等,即使这些资产要素面包生产商都掌握,但是如果缺乏燃料,面包依然无法生产出来。即使上述资产增加十倍,由于缺乏燃料,也依然无法生产出面包。那么在燃料没有补足之前,这些资产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而这些互补关系在财物报表上根本体现不出来。如:笔者在第一个问题分析时指出,财务数据是无数人行动的结果,其中包括供应商。供应商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包括供应商的更换也包括原有供应商经营状况的变化---对企业未来的经营,进而形成财务数据会产生影响。

  还要补充一点,企业从启动生产到产品变成商品是需要时间的。经常看到报道:某车企1分钟生产1辆汽车、某手机厂商10秒钟生产1部手机,似乎生产周期非常短。但是这只是从汽车(手机)的总产量/总的生产时间计算的一个平均时间。这个平均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无论汽车也好、手机也罢都需要大量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的生产时间显然和生产手机成品的平均时间有没有直接关系的。例如哈耶克指出:以眼镜为例,假如生产镜架需2天。生产镜片需要1天,我们能说眼镜生产的平均时间是1.5天吗?显然不能。因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在一段时间内掌握生产消费品的所有互相补足资产的集合。因此,这些互相具有补足性的资产的价值取决于一段时间以后消费品的价值。这也是对分析第二个问题原理的补充。

  显然,即使是现金,如果不从生产过程中抽离出来而作为生产的补足资产,它的价值也取决于未来一段时间生产出来的消费品的价值。如果投入生产的资产不能完全补足,那么现金就会逐渐消耗殆尽;如果未来消费品不被消费者认可,现金就会白白消耗。

  四、财务报表无法反映资产的结构

  财务报表更多地体现为一定的量的数据,但是资产---确切地说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产应该称之为资本---是具有结构性的。在分析第三个问题时,笔者曾经隐含地指出了资产的结构性特点,在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对资产的结构性进行进一步地分析。

  例如:银行在授信过程中非常强调抵押品,并委托专业的评估公司对抵押品进行评估。评估公司通常采用三种方法。一种是市场预期法;其原理是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利用该资产生产出来的消费品的价值,但其对市场预期分析大多依然采用历史数据,预期的可信性是值得怀疑的。一种是快速变现法,由于等到贷款---特别是固定资产贷款---到期真的需要资产变现偿还时,这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显然资产变现价格受变现时的供求关系影响。现在的评估价值和未来的价值是不一样。

  第三种方法---资产重置法。也就是按照重置价格减去计提折旧计算出资产的净值。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仅仅考虑了资产的量,而没有考虑其结构。因而对该方法错误的分析能清晰地体现资产的机构性特点。在笔者例证中---那些生产录像机的厂房、设备即使重置出来,依然没有价值。因为不会有互补的其他资产补足进来。如果这种资产不能转作他用,即使售出,也不会有很高的价值,购买方只能拆毁当废品卖掉。资产的结构性特点一方面体现为互补性,另一方面体现为替代性。如果原有的厂房和其附着土地被同时出售,必然会将原有厂房炸掉,兴建新的资产,原有的资产被新的资产替代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会有一些资产闲置,这是因为由于资产的结构性特点,如果缺乏补足资产或者没有资产可以替代它,就只能闲置了。

  可见,财务报表虽然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无法根据财务报表得出有关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结论。如果仅仅依靠企业财务报表预测未来,那么难免会出错。

  1.作者说的很对。补充一点:以摊余成本计算的负债考虑了现金流贴现的概念,但是使用银行存款利率作为经济学意义上的贴现值是否恰当很有争议。而且很多时候,由于没有现成的贴现率,会计根据某一资产的流入流出现金流量自行计算贴现率,这种自己算出来的贴现率不能代替市场贴现率的。可见,会计学为了使自己更贴近经济学,做出了很多的改变,只是这些“折中”目前还比较粗糙。ps:推荐一本书可以看看《会计中的经济学》

  2.做过半年资产评估师,从历史数据估计未来数据,折现率也不可能准确,人为因素影响特别大,理念和认知与资产评估行业产生巨大分歧,与该行业有价值观上的分歧,对身份的不认同,辞职了

  3.只想通过一个数字或者一串数字来了解企业准确的经营成果、资产状况,现金流量肯定是不准确的,不过财报可能是这不准确中最准确的一个

  4.在财务数据未经一些有“心”之人伪装包装,人为制作经济业务数据之前,财务报表还是能把到企业经营的“脉”的。米塞斯《人的行动》中一些思想,在当今财务中有很多体现。。

  5.财报分析有缺陷,但是不等于没有价值。麻烦提供一个预测未来的机器。

  财报分析不是分析上面提到的任何一个方面。

  财务报表当然有价值。文章是强调其在预测未来方面,作用有限。

  作为一个财务人员来讲:会计语言虽然有很多不完备,但是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语言来替代他。

  赞同,文章主要是指出其局限性,不是否定

  如果连报表都能暴露出大的问题,那公司很可能有问题。这是个置信门槛。

  财务报表分析是有意义的,但本质上,我们分析的不是公司本身,而是市场对公司的偏见。

  都说数字不会骗人,其实数字最会骗人,看不到数字背后的东西,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会计学术界一直有人在努力从根本上改善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系统的有效性,我看到最具创意的是曾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的一位学者创造的“三式记账法”,中译本首刊于1987年(?)。但是,看到问题容易,要构建一套足以替代现行会计体系的新架构,实在不容易。

  财务报表的价值大不大,关键看这个财务报表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真实的反映了一个企业一个机构真实的财务状况,如果是假报表,那当然是没有价值了。

  财报只是信贷调查和跟踪的工具之一,正是因为仅有这一项工具尚不足以防范风险,才需要其他手段来配合

(扫一扫,获取更多"财税资讯"资料)

仟易财税官方微信二维码

中财仟易提供公司(工商)注册、代理记账、资质代办、公司变更、解除异常等专业财税服务,为您解答各种财税疑难问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https://www.banzhaoyi.com/news/698.html

文章标签:

上一篇:低价的那种代理记账风险巨大,千万不要让低价代账毁了你的企业!

下一篇:广告公司注册需要什么条件?

相关文章:

有问题在这里提问,阁主会为你解决!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公司注册咨询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随机文章

Copyright © 2010-2029. 北京仟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京ICP备20019497号-1 xml
-->